中银国际艰难返乡 - 时代的早上 - 张亮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2 次) 时间:2002-01-25 12:10:29 来源:张亮 (张亮) 原创-IT

中银国际艰难返乡
《环球企业家》杂志2001年12期

◇本刊记者 张亮

着陆

  方便之门终于打开。

  2001年11月中旬,一条消息开始在金融圈内不胫而走:中银国际控股——中国银行在香港的全资投资银行旗舰、中国最早的投资银行——业已得到中国证监会批准,筹建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因中银国际控股在香港注册,从而被视为外资——编者注),新公司将拥有A股承销和证券经纪等相关业务牌照,国内中外合资投行由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一枝独秀的局面行将成为历史。

  尽管运筹已久,对于一直谋求返乡的中银国际控股(以下简称中银国际)来说,这仍将是一场跑步到位的考验。“我们给了它六个月的期限以完成筹建工作,如果届时没有完成,我们不会发给其牌照。”中国证监会不愿透露姓名的发言人说。

  这使得中银国际本该因为下一年度的预算和商务计划而异常繁忙的年末工作量倍增。刚刚升任为中银国际执行总裁的李山和在中银集团内任职已久的副总裁曹远征已全身心投入到新公司的管理人选和股权结构等细节设计当中,并以此为理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记者从其他途径获悉,正在组建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银国际(中国))的股权结构为:大股东中银国际占有49%股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占21%,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占12%,云南红塔集团、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各占6%。

  与最初市场传闻有所差距的是,这一结构中并没有出现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身影。消息人士透露,中银国际原计划在新公司中占70%的股份,其中有21%属于负责管理和处置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所有。剩下30%由5家参股企业各占6%。但这个计划并未被国家批准,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被迫将其股份转让给中石油。据说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与中石油的交易进行地十分迅速,让本来试图获得更多股权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十分失望,最终拿到了12%的股权。

  不过,这个结构在未来肯定会变化——中银国际一直希望在新公司内占有51%的股份,这样就可以在其大股东的基础上得到绝对控股权,使其获得把国内业务的会计报表合并到其香港报表之上的权利,为中银国际日后上市做好铺垫。

  问题是,这2%的股份从何而来?经过沟通,云南红塔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两家企业提出一旦公司业务未达到预期资本回报率,则他们有权主动退出。相应的,中银国际得到了能强行对他们两家的股权进行收购的权利。中银国际给股东的预期是未来三年内的投资回报率为7%,相对于市场并不很高。也就是说,云南红塔集团和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可以用6%多的利润回收本金。于是,中银国际(香港)只要从两家企业各买1%的股份就可以其愿望。

  新公司的董事会中,中银国际占三个席位,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为董事长,李山和曹远征中将有一人出任执行总裁。中石油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各占两个席位,其他三家各有一个席位。中银国际和中石油还有权各自提名一个独立董事。接近于中银国际的业内人士大多倾向于认为,如果不出意外,曹远征将担任国内投行的CEO,李山则把主要视野留在海外。虽然曹远征的秘书向记者表示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证实,但知情人士的理由已很充分——李、曹两人并不投缘,难以共事,业务分流乃是迫不得已之举。

  “办中国自己世界一流的投行!”被业界评论为“野心勃勃”的李山曾如此展望新公司的前景。

中银国际会如愿以偿吗?

第二支点

  事实上,从2000年6月中银国际在北京设立代表处这个战略意义大于战术意义的动作中,业内人士就嗅到了其返乡的强烈愿望。

  “孤零零的在海外发展对于中银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信中利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汪潮涌告诉记者,“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它的回国,或者是它的海外业务并非如最初期待的那样成功,或者是国内市场对于其发展的确异常重要。”

  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金融机构之一,中银国际是观念先行的产物——中国需要一家有着国际化运做和国际化经验的投行。1996年7月,在当时的中国银行行长王雪冰的策划下,中银国际在伦敦注册。1998年8月,中国银行完成了其海外投资银行机构和业务的重组,形成统一的国际投资银行管理和业务架构,同时将中银国际的总部从英国迁至香港并在香港注册。

  不可否认,几年来中银国际成绩斐然:除了债券市场那个让中银国际引以为傲的1997年《EUROWEEK ASIA REVIEW》所评的“年度最优秀交易奖”,在香港联交所已上市的46家H股当中,中银国际以保荐人和主承销商身份参与了9个上市项目,32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承销工作,在香港同业中名列第一;在创业板发行市场,中银国际亦凭凤凰卫视、北大青鸟、复旦微电子等股票的成功发行而拥有不错口碑;而在二级市场,中银国际同样呼风唤雨——1998年8月,香港股、汇市最动荡的时期,仅8月28日一日就完成了300亿港币的交易,占当日市场交易量近五分之一。

  但在利润丰厚的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承销商资格的竞争中,中银国际处于明显的劣势——除了中海油一家,其余如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石油、中石化的承销权都被立足国内的建设银行与摩根士丹利合资的投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夺取。据中金高层透露,在大型国企海外上市高峰的2000年,高额佣金使得中金的收入达到创纪录的2亿美金,利润近1亿!

  如此繁华似锦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政策“惠顾”使然——大型国企海外上市时,中国政府坚持承销商之一必须为国内投行,尽管中金有摩根斯坦利的股份,仍被政府视为内资,且是中银国际返乡前惟一一家具备国际管理和运作经验的投行。

  “中银国际基本都是在吃中金的残羹冷炙。”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戏言。

  人们很容易把这归为中金的特殊背景优势。“但为什么不呢?在一个竞争的环境,大家都必须紧靠自己的优势。”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董事张胜兰反问。

  当年作为摩根士丹利北京首席代表的汪潮涌曾经见证中金的成立。汪认为,中金在国内的成功让中银国际有了一个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在国内可以生存的切实的依据,而且几年发展下来,中银国际的知名度、融资量等方面都比中金差,这也会让中银国际意识到“两条腿走路”的迫切。

  2001年以来香港IPO市场的不景气为中银国际的还乡行动增添了另外一条重要注脚。2000年,香港市场上IPO的公司数目为90家,融资额高达1000亿港币,而2001年,IPO的公司数目与2000年持平,融资额却只有可怜的250亿港币。对于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依托的中银国际来说,这当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大寒之中,国内已渐成规模的IPO市场成为唯一值得拥抱的选择。

  国内券商发展步伐放缓、服务质量欠缺则成为中银国际回国的最大机会。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同时参股了华夏、南方、申银三大券商,其副总经理应沧强向记者介绍:“这三家国内大券商1994至1998年给我们的回报有10%以上,1999、2000两年有6%-7%,2001年预计连6%的成绩都不会有。”

  以原富顾问公司首席执行官胡云耿为代表的一些人甚至认为土生土长的内地券商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已不能通过自救来改变,由中银国际这样有国际经验的投行来接力是顺理成章。

人事问题

  摆在中银国际面前的任务非常明了——在短期内完成新公司组建,聚集人才,组建销售网络。

  这只是第一步,如何减少办公室政治的内耗以快速凸现核心竞争力,打破中金在高端客户领域的垄断地位,从而重构国内券商竞争新格局,对中银国际而言更值得思量。

  虽然李山和曹远征二人在国内投行界都享有盛名,但在此时此刻掌管中银国际,可谓饶有挑战意味——前任的阴影虽不巨大,却也一时难以穿越。

  2000年初,在当时中国银行行长王雪冰的邀请之下,时任中金公司副总裁的方风雷来到中银国际担任执行总裁。作为国内金融业颇富传奇色彩的资深人士,外经贸部政府官员出身的方最早凭策划中国电信(香港)1997年的成功上市在业内站稳脚跟,此后,在中金主持的中国联通、中石油、中石化等一系列大型国企海外上市运作中,方均为幕后的主要推动力量,风头一时无两,被业内誉为“deal-maker”。王雪冰对方的器重,即源自这样一种考量:中银国际需要做像中石油、联通上市一样的大项目。

  方风雷来到中银国际后的第一笔交易出现在“小超人”李泽楷对于香港电讯的收购。在安排盈动收购所需的银团贷款中,方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其撮合下,中国银行承诺的包销贷款额高达40亿美元。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大银团对企业进行巨额贷款,通常都是把贷款分散到其下各家小银团以分担风险,但在方的要求之下,中国银行没有如此,反而追加了一笔款项。方的大胆与果断,一时为人称道。

  与之相比,在中银立足已久且在公司内部口碑甚好的曹远征则被业内评论为“过于保守,过于学院派”。很快,虽然方风雷并没有对中银进行大换血,时任董事兼副执行总裁的曹远征已经退居幕后专事研究。

  但方风雷的行动多少不合时宜:王雪冰很快被调往中国建设银行,方风雷孤掌难鸣。除此之外,方在盈动所下的赌注非常之高,但随着盈动股市神话的破灭,债务风险陡增,当年被赞为有胆识的方开始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凡此种种,使方成为公司内部人事斗争的失败者。今年年初,方辞职,远覆美国读书。

  机缘际会,李山出现了。

  李的个人履历不可谓不辉煌:作为清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李有着亲受朱总理点拨的荣耀。1993年,李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开始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先后担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外汇衍生交易经理、高盛投资银行纽约总部中国经济学家、高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和高盛国际公司(欧洲)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雷曼兄弟公司负责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的董事总经理。

  1998年,李山回国,他与汪潮涌等人共同向国家递交了更进一步的《中国国家投资银行筹建草案》,提出中国必须立即着手发展自己的世界一流投资银行,以阻止外国投资银行垄断中国资本市场,随后被委任为国家投资银行筹备组副组长。此计划虽未被批准,却也让李名燥一时。

  但在大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李的长处更在学术研究而非实际的投行业务。更有传言说,李在雷曼兄弟时一单业务都没有做下来,是被“炒鱿鱼”离开的。一位曾与李山共事过的投行人士则称,李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比如跟同事的合作,就做的不够好。

  这也是业内盛传李山与曹远征两人不和的一个原因。现在看来,二人各自为政、一内一外的格局短期内不可改变。

  这样做虽然会缓解一些矛盾,却不是长久之计——对外的李山缺乏国际市场操盘的真正经验,对内的曹远征过于低调,做国内总裁同样不被很多业内人士看好。而在投资银行业这个个人智慧几乎决定一切的行业中,管理层的素质可谓至关重要。

  “3、5年后的中金与中银也就更国内化,他们会淡化一些他们的国际优势,到时候谁更具有优势就很难说了。到时候不仅仅看市场营销,也不仅仅看工作热情,更要靠决策层的远见与公司的管理,”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张胜兰说。

胜算

  值得庆幸的是,中银国际在国内并不需从零开始。

  一个未对外界披露的操作是,此次注册中银国际(中国),其中很重要一块资产是通过收购以前的港澳信托海南投资总部来完成的。港澳信托在1998年以前运做良好,在一、二级市场上都很有实力,1997年在全国信托投资公司中证券部净利润排名第一,A股承销量排名第一,A股交易量排名第二。但后来其上级公司港澳实业的坏账牵连使其停业整顿,人员流失严重,其后不久海南信托的大股东变成了中国银行,这就为中银国际的进入提供了基础。

  而作为一家管理规范、有国际化背景的投行,中银国际适应了国内的跑道后加速将会更容易。

  胡云耿认为,今后海外上市股票在国内二次上市的业务会越来越多,在此领域,中银国际的优势很明显;经过多年积累,中银国际有着良好的人脉——以前的券商都是从信托口出来的,客户关系比较杂,但中银国际是从银行口出来的,客户网比较良好;而人才储备则是中银国际相对于国内券商优势最为明显的部分。

  除此之外,虽被视为中外合资的投行,中银国际(中国)实质上的纯国内背景会使得股东层面的不致像中金那样剧烈——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外合资产物,摩根和建设银行的冲突根深蒂固,且很难调和。

  新公司业务的主攻方向已经确定。记者获悉,中银国际(中国)的筹建,讨论结果为主打一级市场。

  这未免让那些期待中银国际利用母公司中国银行的网点优势以洗牌国内二级市场的人士失望,却很容易理解——政策尚未允许混业经营,技术上把中国银行上万营业网点改造成可进行网上交易,也需要时间。不过,可以预见,一旦允许混业经营,中银国际将在二级市场方面走地比其他券商更快更远。

  有趣的是,在中银国际选定的主战场,中银国际和国内券商都没有把彼此视为真正的对手。在中银国际看来,它所擅长的大型国企海外上市的业务,是实力偏弱的国内券商“不能做”的事情;而在国内券商看来,在一级市场,其实市场竞争已经很白热化了,多一家进来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只把中银国际当作一般对手看待。”中信证券研发部王丹林的说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的观点。

  中银国际的劣势并不难列举——除了国内市场经验不足,地方上中小客户资源储备比较小,从一个风险稍低转到风险更高的市场,急需改变市场思维的中银国际不得不做很多基础工作。

  “就像香港房地产业进入国内市场,虽然他们很有实力,但他们需要逐步进行市场培育”西南证券分析师秦泓波举例说。

  可以肯定,整个市场的变化不会像单纯的中金、中银“双寡头竞争”设想那样静态。

  老对手中金的威胁依旧。除了较早前的A股承销牌照,它也与中银国际一道取得了经营二级市场业务的牌照,并有望在今年年初开展业务。

  国内券商不会轻易放弃前程,正朝两个方面努力以改变其起点低势能弱的缺陷:一方面随着政策放松抓紧机会增资扩股,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努力形成自己的业务特色,集中核心竞争力,已有不少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剥离业务与外资合作。

  对于国外投行而言,短期内在政策门槛之外徘徊不可避免,但没有人会选择离开。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它们的存在无疑会使在收购兼并(Merger & Aquisition)业务处于明劣势的中银国际备感压力。

  “在我们看来,中国的A股市场就相当于一块大肥肉,特别是中石化在国内上市的成绩,让所有的国外券商都大吃一惊:中国居然有这么大的一个盛满现金的池子!”张胜兰感慨道。

  最近一段时间,张和许多同行交流时,发现大家都非常想进入中国的A股市场。市盈率高是固然是一块心病,但这其实也意味着潜力——这么大的市场,投资者还缺乏选择。于是问题就变成:在独资目前来看是不可能的情况下,选择与谁合资?

  现在看来,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注册的子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工商东亚很有可能是一个热门人选。最新的消息是,包括JP摩根、汇丰控股在内的几家海外银行正在就投资工商东亚与工商银行谈判。此间消息人士表示,工商银行非常渴望通过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以加强工商东亚的投行业务,但拒绝透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