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拍卖必要吗? - 无边随想 - 张杭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65 次) 时间:2000-09-24 02:00:44 来源:张杭 (jazzz) 原创-IT

最近这段时间有一个拍卖会一定引起不少IT业界人士的注意,那就是将于本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首届中国互联网站拍卖会”,在这个拍卖会中, 43家网站将作为被拍卖方,一时间引起了IT界和媒体界的众多注意。
据这次拍卖会组委会执行主任杨德山先生说,这次活动是在7月份发起的,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准备完毕,最初报名参加拍卖的网站数字远远超过43家,而经过专家评定和劝退,最终落实的仅有这43家,这43家网站大多是以B2B和B2C为主要模式的电子商务网站,而这43家网站将被专家团评为A、B、C、D、E五等,在拍卖会期间将会“插草标”出售。
如果这次网站的拍卖活动真得象组织者说的那样,“可以使网络界的兼并变得更加透明,使网站的价值可以从市场上反映出来,可以帮助企业整合优势、提升竞争力,促进互联网站长期发展”,那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但事实真会象预期得那样美好吗?笔者想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愚见。
首先,网络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应该是一种完全市场化的行为,对于收购与被收购,兼并与被兼并企业来讲都应该是非常慎重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建立在双方充分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一方或双方的冲动行为,或是一厢情愿的事,而我们看得多的是传统企业在政府干预下所谓的“大鱼吃小鱼”或者是“强强联合”的非市场行为,其中有多少最终是成功的合并与兼并呢?虽然组织者的初衷是良好的,但是这种嫁接自古代“指腹为婚”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会不会得到太多人的认可呢?因此笔者认为两个月的筹备时间对于参拍双方相互了解来说,显得有些不太够或是不太负责。
其次,从被拍卖者来分析。这次组织者公布的数字,有43家入选者,而报名者远远超过43家,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国的网络企业的现状,许多网络企业已经到了生与死的交合点,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参与活动的43家网站,其中一类网站是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生存的境地,再不脱手就要倒闭,想借这次拍卖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归属;一类网站经营者本身就是报着短期经营行为,在如今网络前景迷惘的大势下,找个好买家卖个好价钱,赚笔钱就走人;一类网站是借这次拍卖活动宣传一下自己,露一下脸,借助媒体让大家认识,汇聚点知名度和点击量;还有一类网站是真正的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战略伙伴,实现企业优势整合,使企业再上一个台阶。
而这种拍卖行为是不是都适合以上四类网站呢?
众所周知,拍卖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单向性的行为,竟拍者一方的意愿主宰了另一方的归属,这种拍卖行为对于一般商品来说是可行的,但现在被拍卖方是企业,能说这种单向性的行为能够取得竟拍双方的认可吗?特别是针对上述四种网络企业中的第四种,如果嫁错了人,后果是什么,大家可想而知。而媒体对此次拍卖的一系列的报道,将会加重人们对网络企业倒闭潮的确认,使网络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的恶劣。
再者,从竞拍者分析。有新闻报道,Tom.com和HongKong.Com等手中有大量现金的网络企业已经决定要参加竞拍。但笔者认为参加竟拍不一定会成交,只是参加一场热闹而已。
竟拍者对于这种拍卖行为当然不会放弃,可以多一些媒体曝光的机会,也可以了解一下被拍卖者的情况,只赚不赔,但笔者相信举牌对于它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因为它们要考虑的事情比谁都要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收购对象、成交后如何将双方的企业文化融合、新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改变、收购对于自己将会得到多少利益、竞争对手会有什么反映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次拍卖的成功与否都取决于竟拍者的参与积极性。然而网络发展的现状决定了竟拍者的每一次收购或兼并行为都必须是有效的,要在两个月时间里把43家企业分析透彻,把各方面的后果考虑周到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这也决定了这次拍卖有可能会造成冷场的局面。这仅仅是笔者的一点分析。
经过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这次网站拍卖活动如果真得想要达到组织者想象中的帮助企业整合优势、提升竞争力,促进互联网站长期发展的目标,应该组织一系列的网络企业、投资商之间交流研讨会,起牵线搭桥的作用,给大家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与舞台,让网络企业之间有一个接触与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到台下去作这些本应由企业自已来操作的事。这就象我们以前熟知的“婚姻介绍所”一样,只起中介作用,不能象现在这样把一方插上草标卖掉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如此拍卖必要吗? - 北方狼 - 2000-09-24 15:39:29

又是拍卖!又是拍卖!!其他的配套环境得到同步发展了吗?现在就大谈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