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过客:对一座城市的皮毛接触及爱与恨 - 网络生活 - 刘善斌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6 次) 时间:2001-06-04 08:33:21 来源:刘善斌 (刘善斌) 原创-非IT

总是感觉广州离我很远,对这座城市充满了神秘感。

来南方打工前跟我家领导做动员工作,领导翻着白眼对我说,你去那地方打工,那是蛮夷之地。我不为所动,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不去广东我无处可去。幸运的是,我打工的城市还不是广州。

我泪别我家领导,乘火车硬座没有遭遇抢劫没有遭遇颠覆顺利抵达广州火车站时,广州阴沉沉的天正在下着小雨,出站口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流。我在出站时看到有一个流浪者已经死在过道里,旁边用铁栅栏围着,那一刻让我一阵心寒,也许我在将来的某一天穷困潦倒就跟他一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客死异乡。操广东话的站务人员极端认真地检查我们这些打工者的车票,没有票的就被乘警推搡到旁边的专用小屋里,我看到有一个美丽的女孩也被关在里面,瞪着大眼睛往外看。从广州抵深圳还经过了一段其他周折,在此不再详述。总之,我是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搭乘别人的丰田佳美汽车一路顺利地抵达公司大楼下。

新公司有很多机会令我到广州出差,让我有很多机会感受这座城市。从广州东站一出来,就是高耸入云的中信广场,耳边就是那些让人心烦生厌的广东话。俗话说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广州人从小就说粤语,我得出的结论类似我们的考察团考察纽约,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那里的美国人从小就会说英语,而且还讲的特别好。总之,他们就说这种语言。出租车上播放的电台也是粤语,让人无处可逃。我不喜欢粤语但是我喜欢用粤语演绎的流行歌曲,尤其是在一部动作片结束之后,来上这么一段唧唧复唧唧的粤语,是一件令人心动的感受。

广州这座城市是潮湿的、拥挤和杂乱的,高架桥抢夺着城市的空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在加上空气污染严重,广州总感觉有一种窒息感。尤其是在夏天,广州让人感觉是一座正在发酵的城市,到处都弥漫着一种怪味。在广州大道旁,不知道有多少次的公共汽车站停靠在一个地方,让人几乎无从选择,那种乱劲就别提了。但是广州的公共汽车却是比较便宜的,一块钱的统一车票价随便你坐到市内任何一个地方。

广州其实是开放的,她是宽容的和理性的,她从来不排斥任何东西,包括暴力犯罪。在这样一座高度商业化的城市里,广州的传媒声音基本上还是独立的。这里有对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周报《南方周末》,她的触角伸展到中国的各个角落。广州有发行遍及全国的时尚新锐杂志《新周刊》,有《羊城晚报》,那上面的文章几乎都被内地摘发或者被文摘类杂志收录。还有全国第一个按照报业集团方式运作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当时几乎都领先全国。很难得的是,广州的传媒视角不仅仅关注本地,没有被圈子化、地域化。最近崛起的《21世纪经济报道》也已经对国内财经类杂志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上面偶尔出现穿帮的新闻报道。

广州人是好打交道的,他们崇尚“分分钟搞掂”。但是据说广州人是从心底排斥深圳的,因为他们认为深圳只是一个小渔村。也难怪,深圳的崛起不到30年,而广州则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很多事件是和广州相关的。每天,有成千上万的香港人从深圳过境,然后乘坐广深线的高速列车去广州。到今天,在深圳发展的仍旧看不到真正的广州人。

出于地域优势,广州是跨国公司首选的华南代表处驻地。近来,随着在港的银行大举准备抢占大陆市场,广州又成了他们首选的城市。这样,广州和其他大城市一样,拥有一个白领阶层,再加上广州的其他收入阶层,使得广州小资发展条件充分。广州有很多酒吧,西餐厅几乎满大街都是。来一顿烛光西餐,小资一下,是件很浪漫的事情。多年的商业发展,使得广州的服务意识领先全国,在广州,哪怕你仅仅是吃一份10块钱的快餐,他们服务生也会既递纸巾又送果盘,让你感受到服务带来的舒适和惬意。

每次离开广州天总是下雨,让我的心情更加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