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的佛教——兼答刑天斧之《熊猫主义与佛教精神》 - 直心佛堂 - 易水寒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8 次) 时间:2001-10-25 13:59:25 来源:易水寒 (易水寒) 原创-非IT

正信的佛教——兼答刑天斧之《熊猫主义与佛教精神》

易水寒

最近在fm365思想者论坛看到刑天斧先生的《熊猫主义与佛教精神》一文,深深有感触。佛教,一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用自己独特的文化哲学改变了几乎整个亚洲的思维模式,为世界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学科,为什么会在它的发扬地中国,威信反而降低到如此被人轻视的地步?我认为,主要还是要从佛教徒自身找原因。

太深奥的佛教理论,我一直不主张在非佛教徒中间探讨,因为这并不能使一般未接触过佛教的朋友深发菩提心,就象佛陀在世时对“十四无记”之类的问题不于回答一样。更重要的一点是,容易引起其它宗教徒的误解,反而有害于人类总体精神的进步。故此,在这里,我还是从“俗谛”上,探讨一下什么是佛教的本来精神。

现在的佛教界似乎有一种倾向,就是忽视俗谛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更喜欢探讨形而上学方面的知识。其实,佛陀住世时讲法49年,从洋洋大观的《华严经》到言简意赅的《吉祥经》、从深入浅出的《阿弥陀经》到空灵妙义直入菩提的拈花一笑,从关照形而上的《大般若经》到直指根本修行方法的《十善业道经》,无不是直指归宗,心法本源,本没有什么高低上下之分,唯有针对不同弟子不同病疾施与的不同方药而已。究其根本,一部《大藏经》可以阐述之,四句偈语亦可昭然。这四句偈就是每一位皈依佛门的弟子都应该熟记于心的《发愿文》: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就是修佛的目的:利益众生、自断烦恼、深契法藏、成就净土。这本来就不是消极的,而是要付出比普通大众更大的努力和代价,其目的就是改变世界——成就净土。从普度众生到成就净土这一大愿,就是菩提心,成就这个菩提心的方法,就是:自断烦恼、深入佛理。但是,现下的佛教徒中,尽管许多大乘信众,也是自求了生死、断烦恼的多,求成净土、度众生的少,尝读佛经中讲述的地藏菩萨、阿弥陀佛的故事,实在让我辈汗颜。这也许就是现在的佛教徒往往被人视为不思进取,现在的佛教被人误认为消极出世的原因吧。

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佛教徒行于世间的标准呢?佛陀在《十善业道经》中说的很清楚,一般佛教徒在皈依时,师傅也会讲的很清楚,那就是十善行: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每一个佛弟子都应当修行这十善业,但是,却很少有佛弟子真正的认真修行了这十善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文革期间,谎言满天飞的年代,如果每一个佛教徒都认真遵循佛陀的教诲:不妄言(不说力所不逮的言语)、不绮语(不夸大其词)、不两舌(不说假话,不说不符合实际的话,不说当人一面的话)、不恶口(不说粗话和狠话),那么,还会有那惨痛的十年浩劫么?试想,在文革初期有多少佛弟子在修行念佛,如果这些佛弟子都能够切实做到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何来文革时的“卫星上天、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怪论?所以,中国的文革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耻辱,更是中国佛教徒的耻辱,洗刷这个耻辱,改变社会对佛教的误解,应该成为我们现今佛教徒一个重要的责任,也只有如此的佛教徒,才称的上是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回到刑先生的帖子,很多地方刑先生的批判是很正确的,但是,对于另外一些观点,我还是不能苟同。比如,先生在谈到佛教与熊猫的相似之处时说:“佛教也放弃了人们争夺最为激烈的肉食物,吃斋;它们也进入深山老林,远远的避开了人群;在性欲问题上,佛教做的更彻底,他们连每年三小时也放弃掉,从内部根本不发生数目上的扩张;他们也回避一切斗争。 ”

的确,佛教是主张素食的一种宗教,事实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宗教都不同程度的反对肉食。即便从现代环保角度考虑,素食主义也更应当被提倡,20世纪多少灭绝的动物都是丧生人口?在健康方面,任何一种动物在濒临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下,身体都会分泌一种有毒的激素,现代医学已经对此有了研究成果,在中国古典医学中称之为“尸毒”,此中物质对人体可谓百害而无一利。相反,植物类膳食则真正的属于安全食物,只要正确搭配,其营养足够丰富。而且,佛教徒并不都是素食者,很多在家居士也食肉,并不忌讳,在佛理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出入。

说佛教徒远遁深山,实在是有些牵强附会,甚至是被许多不实的传言所迷惑了,真正的大寺院大多都是在繁华的都市中建造,并且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参与社会活动的,只不过在十年浩劫中,许多城市中的寺院被毁,而远在深山的寺院大多劫后余生罢了。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很多有造诣有作为的大人物,大多都是佛教徒,远的不说,就是戊戌变法中的几位最重要的改革家、推进者都是佛教徒,在佛教盛行的年代,寺院除了为人提供修行方便以外,还承担许多诸如孤老救助、济困拔苦、社会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工作。除了一些因自身原因(大多为了对治某种自身不足,如贪婪、愚痴等)选择苦行的僧人以外,比如年轻时的虚云法师。但是,一般通过苦行得到证悟之后,仍是入世从事利益众生的工作的。

在性欲问题上,刑先生可能对佛教不太了解,佛教徒除了出家众以外,是不禁止正常的性行为的(除了邪淫),而出家众之所以禁欲,除了要了断生死业力,以求早日成佛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要将更大的心力用于利益众生上面,尽量减少自己的私欲的缘故,与其说是“从内部根本不发生数目上的扩张”,不如说是一种高尚的牺牲。

最后,我们;来谈谈斗争的问题。的确,佛教徒是绝对不会去斗争的,因为人类的斗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已经惨不忍睹,历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但是,佛教徒绝对不反对竞争,真正平等的、公开的竞争不但不反对,而且欢迎。可以说,人类社会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人类就没有办法得到真理的消息,佛教的产生和成长就是在竞争中不断壮大的,许多佛教信徒也都是在竞争中成为商业巨子、政界要人的,港台、新加坡、日本,这样的例子在商界和政界很多。佛教仅仅是反对不正当的竞争,以谎言、暴力、非理性为手段的,不道义的竞争而已。这一点,我想任何爱好自由、和平的人们都是应当如此要求自己。否则,恶性竞争充斥社会的后果,只会导致社会崩溃,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说到此,不当之处还请刑天斧先生斧正。最后,对于刑先生将佛教比作熊猫深表感谢,因为熊猫毕竟还是国宝(开个玩笑,真正应该感谢刑先生文章的,是让我想到作为佛教徒的许多不足,激励我更加精进的修行,利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