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特快,驶向何方 - 蓝鸟看世界 - 蓝鸟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60 次) 时间:2000-05-17 20:27:13 来源:蓝鸟 (bluejay) 原创-IT

搭乘特快车 驰骋互联网

几年前,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讨论为什么中国软件业做不大这个话题,但争来争去也没有把软件业给争上去;近来,又有很多业内人士在精心设计中国互联网如何赢利的美好蓝图,但设计来设计去也没有设计出几家赚钱的公司,信誓旦旦地号称某年某月能赚钱的倒是有一些。

于是,我就不免对中国的软件业和互联网业产生了一种怀疑:是因为中国人笨吗?显然不是,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里中国人的比例非常高。是中国这块地方不适合软件和互联网的成长吗?恐怕也未必,微软、Oracle的软件在中国买的不是既火又爆嘛,中国网民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呀。

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前几天,我在网上转悠,突然发现了一个叫“网络特快”的小软件,是3721推出的最新产品,大小只有300多K,下载后使用了一下,感觉很不错,两个主要功能,引发了我对中国互联网和软件的两点思考。

一个产品,两个意义

一、 先把市场做大,然后再谈赢利

上世纪九十年代“星光灿烂”的铱星系统于3月24日正式陨落,宣告夭折,这个曾荣获1998年度全球十大科技成就奖的高科技结晶为什么就如此短命呢?中央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指出:铱星系统要达到盈亏平衡点至少需要60万用户,而直到去年12月份还不到6万用户;在相同情况下,铱星手机的通信资费是GSM手机的10倍之多。

市场是块蛋糕,商家必须先把它做大,然后才能靠香甜可口的蛋糕“喂饱”自己。铱星在没有把市场培育充分的情况落了个被“饿死”的结局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铱星陨落,留给我们的应该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而不仅仅是一条刺激的新闻。

根据CNNIC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截止到1999年12月,中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890万。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这个数字背后的故事:一、统计方法不科学,导致结果有水分;二、这890万中绝大多数是学生和IT专业人士。

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国大众离网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网络市场还远远没有做大。

报纸上曾有人撰文说,中国上网人数达到1000万将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到那时候,网上购物、拍卖等很多活动就很容易开展了。在我看来,1000万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要中国网民大多由学生和IT专业人员构成这一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的互联网就没有成熟到“很多活动就很容易开展了”的地步。

现在,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上网的必要性,但复杂的技术问题却使得他们裹足不前,毕竟目前上网还不象看电视、听收音机那么容易,单那些晦涩难记的英文字母和符号组合成的域名就能把一般人给“玩晕”。 复杂烦琐的英文域名是中国老百姓上网时要越过的第一个门槛。美、英等国家的网民组成结构比我国要合理的多,恐怕主要是占了语言的先天优势。

看看目前中国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吧:学生和计算机专业人员。他们显然比大多数人精通英文网址,但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上网,而这些人中不精通英文网址的人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那他们怎么越过英文域名这道坎?

我在3721那里找到了一个虽不十分明朗但却已初具雏形的答案。

“网络特快”涵盖了以前的“中文网址”功能:用户访问某个网站的时候,不用再把它繁琐的域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朝浏览器地址栏里敲,只要输入它的中文网址就OK了,甚至直接输入其拼音字头就行。比如,访问联想集团的主页,以前你必须准确无误地输入http://www.legend.com.cn,现在,只要输入“联想集团”、“联想电脑”、“联想公司”等跟联想沾点儿边的词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你连打汉字都不会输入,也没有关系,敲入联想的拼音字头“LX”就行了。就凭这一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文网址是一个比域名还要伟大的创造性杰作,并且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想想我们在域名上吃的苦吧:好听的、容易记的域名当年早被人家老美给“抢注”光了,给咱中国人剩下的全是一些烂七八糟的东西,更过分的是,那帮强盗连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和企业的顶级域名给抢注了。政府、企业要上网,先得从域名入手,所以只有两个选择:一、掏钱买回本应自己的域名;二、改名。网易走了前一条路,搜狐只好选择后一个。再看看我们在域名上走的冤枉路吧:全球11个顶级域名服务器没有一个在我国,要到网易www.netease.com,必须先“出一趟国”,然后再转回来,光这一项,我国每年都要向美、日交多少流量费呀?!我以前曾写过一篇文章《3721:域名的力量不再强大》,就3721在这个层面上的意义进行过比较深入的剖析,这里不再赘述。

就浅层的市场意义上来讲,3721无疑也是喧嚣的中国网络业中的智者:只有大多数人使用网络,中国的Internet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网络才能成为一种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方式,而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专利,也只有到那个时候,网络才能带给人们信息和便利,带给企业发展和赢利。

籍于此,笔者认为:网民如水,网络企业如船,水多了,汇集成河海,大船才能扬帆起航,水少了,船只能被搁浅。只有国内的网民人数和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后,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才算是接近了成熟,目前,大多数网络公司制订的赢利计划显得未免有些太急功近利。

现在中国的网络界,“水”太浅了,那些“大船”根本就无法扬帆起航。从这个意义上讲,易用、免费、旨在“引水”的“网络特快”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了。

二、 联合起来才能共赢

3721推出的“网络特快”还有一个重要功能:网上信息即时推送。有点儿类似于新浪的“点点通”,但内容却比“点点通”要丰富的多。

“网络特快”是在“中文网址”的原有功能基础上,联合国内19家精英网站(包括权威传媒、IT资讯、电子商务、投资、娱乐类站点),为网络用户提供信息即时推送功能。这样,用户不必再为获取多方信息而“转辗”于各个网站之间,以上19家站点的最新信息能以简讯的形式即时滚动出现在“网络特快”中,它拉近了各种不同站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把分散信息集中起来的做法对用户有两点好处:

1、 把更精彩的信息奉献给大家。“网络特快”的19家合作伙伴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佼佼者,但同时他们存在竞争关系而无法走到一起。通过即时推送功能,把他们各自独立的信息集中起来,能给用户带来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服务。

2、 为用户节省时间,提高上网效率。很多网民冲浪的时候,要看各种新闻信息,要关注财经和股市行情,还要去电子商务站点看看有没有好东东,但是,普通网民对各行业站点知之甚少,并且,来回切换还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网络特快”提供的信息即时推送功能把各精英站点的信息以简讯的形式在一个小窗口中滚动出现,用户只须在冲浪或工作的时候随便抬头瞄两眼,就能得知当天的最新信息,对感兴趣的条目点击即可进入其相应的网页。既方便快捷,又能对网上信息一览无余。

长期以来,国内的网站一直处于对立或者很浅层次的合作上:要么处于同一个领域而竞争对立,要么只是信息转载的浅层次合作。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的结果有两个:一、“小门脸”多,“大超市”少,用户要获取信息必须在多个网站间来回奔波;二、各个网站内容千篇一律,所以只好在概念上玩花样,在市场上拼资金,最终,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花在了“内耗”上,中国的网站还是无法实现群体突破。

“网络特快”把各个网站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拉近了网站之间的距离,为网站之间开展对话创造了契机,能够就形成了共赢的局面:各个网站的信息以更紧凑的形式传播到了更多人的面前,增大了访问量;3721借合作伙伴的信息为用户提供了更到位的服务,扩大了它的知名度。

中国目前网站间的合作还远远不够,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最终实现共赢和群体突破。

“在Internet上出名,到Intranet那里赚钱”是3721的理念。网络特快,一个小小的免费软件,就能把互联网和软件的内涵演绎的如此完美,不能不让人赞叹。

网络特快,驶向何方?

截止到目前为止,笔者对3721的了解也只是通过“中文网址”、“网络特快”及一些广告宣传,它所倡导的“不管3721,中国人上网真容易!”理念非常有创意,但是,从一个网虫的角度来看,笔者还真是对它的前途和命运有点儿担忧。

一方面,商业模式。如果说投资力推“中文网址”功能是一个国家的官方举措,我可能会很容易理解。但是一个企业这么做,我就必须从商业角度去审视它的行为,归根结底,市场经济下的任何企业,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赢利,追求利润是企业最本质的属性。很显然,3721目前基本上还不存在赢利的产品或服务,那看来就只剩下“赌明天”了。但拿什么做赌注呢?3721的产品是免费的自由软件。

无非有三条路:一、在软件上搭载广告。但“网络特快”这个小软件上可搭载广告的空间实在小的可怜。二、拍卖“黄金中文网址”。这个方法,3721前一阵子已经尝试过,但根据竞拍的结果来看,靠“黄金中文网址”所得的收入远远无法维持一个企业的日常开销,这个市场空间也很有限。三、对注册中文网址的企业收费。这个道路似乎还明朗一些,但却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赢利之前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网民们已经养成了使用中文网址的习惯,离了它就如同离开了域名根本没法上网。如果没有其他能使“中国人上网更容易”的产品出现的话,这个目标似乎还不是遥不可及的。 第二、3721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坚持到市场成熟的那一天,毕竟,现在的网络公司都在比“烧钱”。如果这个条件能实现的话,我相信3721甚至会比阿里巴巴的马云所憧憬的还要美好。3月20日,美国一家咨询研究公司指出,在未来12个月内,将有超过50家电子商务网站会被淘汰,连大名鼎鼎的Amazon、Cdnow、Drkoop.com等都被列入了有淘汰危险的名单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足够的资金做后盾。

另一方面,技术模式。坦率地讲,3721的软件技术含量不能算高,无非就是建立一个数据库,里面有中文网址和网站IP地址或域名的对照表,当发来中文网址的访问请求时,把它转换成域名或IP地址。实现这样的功能,估计很多软件企业都能做到,3721目前也只是拥有时间领先和品牌这两个优势。另外,还有两个问题:第一、这个软件是建立在浏览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微软或网景在新的浏览器中捆绑了这一功能,怎么办?软件业中的企业在市场竞争的位置也如同在一条食物链上,越是在末端,它的生存就越是脆弱。微软当年把网景逼的无路可投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证;汉王现在的尴尬处境也很值得3721深思。第二、这个数据库放在哪里合适?如果放在用户端,那么软件就必须频繁地升级,这很可能会损坏企业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如果放在网上,那么服务器就必须有足够强的处理能力及足够的带宽,并且还要保证任何时刻都不会出现意外问题,否则,就会损伤企业的声誉,对自己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技术问题,是3721的一根“软肋”。

“网络特快”已经启程了,它到底能驶向何方?相信市场会给我们一个明确答案的。

我们祝它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