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军突起”系列2——林博士的网络魔方 - e军突起 - 金错刀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16 次) 时间:2000-04-28 21:39:03 来源:金错刀 (dpf) 原创-IT

文/ 金错刀

chinafootball.com(中国足球新闻网)、flytone.com(飞音国际翻译译网)、asell.com(阿赛尔电子交易市场网),拥有这三大网站的主人—21网络世界有限公司总裁林振杰仍没有由此罢手的意图:“几个月,我就会创造一个网站。”
这位中国第一代IT精英说:“我手里有一大片地,还没开发。”如果林氏向你亮出他收入囊中的家底,绝对让人大吃一惊:chinapc.com(中国电脑)、chinainvest.com(中国投资)、piao.com(票)、rencai.com(人才)、qiche.com(汽车)、dichan.com(地产)、huatuo.com(华佗)。
这位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毕业的气象博士,不仅在技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对互联网的发展及市场定位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觉得网站立项定位的原则应是:创新、快捷、超前。林振杰说:“互联网是从计算机里出来的,不是从董事会的圆桌上讨论出来的。”
从1998年下半年起,虽然仅仅一年半时间,他手下便有了三大网络杰作——中国足球新闻网(chinafootball.com)、飞音国际翻译网(flytone.com)和阿赛尔电子交易市场网(asell.com)。

用INTERNET触摸世界
玩电脑,林振杰始于80年代初期在南京气象学院就读的气象系,林氏说:“我虽非主修计算机专业,但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并不少,因为在计算机应用方面,领先的首先是国防,其次便是气象。”
早在1987年,林振杰在澳大利亚攻读博士时,就开始使用了E-mail,当时互联网运用范围仅仅限于学术交流,但Internet却从此林氏结缘了,以致于他博士毕业后不久,就为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成功地建立了第一个互联网站。
1993年,林氏到美国硅谷考察,信息产业正在全球范围荡起一股浪潮。与此同时,他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国内外很多公司想进入中国市场,但却很难查到中国企业和市场的相关资料。
极富想像力的林在1994年与澳洲、美国和香港几个朋友,共同创办了中国商业资讯有限公司(CBR)——即中贸网的前身。林振杰由此放弃了澳大利亚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只身回国,成为第一代踏入中国Internet信息服务业人士之一。中贸网于1998年下半年先后在香港和美国引进风险资金,1999年初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CBR公司是借“中国商业咨询光盘”一举成名,每套价格高达2500美元的光盘,销量达到了2000多份,而客户则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各国领事馆、柯达公司、IBM、美林、迪斯尼及香港贸促会(ITT)等。此后,林将中国商业资讯有限公司总部从澳大利亚移至香港,业务也开始转向中国。
林说:“我觉得一场改变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的革命来临了。”他对美国硅谷走势作出了三步曲的预测:第一步是在本土发展,第二步是去欧洲,第三步是全面进入亚洲。
基于这种紧迫感,林退出了CBR公司的日常运作,让他的合作伙伴继续打理公司。而他自己,则于1998年11月,创立了21网络世界有限公司

再创业:chinafootball.com
“选择chinafootball.com不是盲目的,因为足球有群众基础,受众面大。”林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判断:一、在CCTV频道中,有专业体育频道,而体育频道又以足球为主,足球至少占媒体总量的1/5,而中国是体育大国之一,球迷量多;二、足球政治敏感性不高,比较好把握;三、足球信息来源垄断性不强。
林氏透露,从1999年1月中国足球新闻网开通后,迄今已有460万人次访问量,并在1999年全国优秀网站评选中被评为“文娱与体育类”优秀网站。
作为中国足球新闻网的CEO,林振杰自然有一手绝活。该网站除了每天有数百条最新的国内外足球动态新闻,多篇评论外,还有许多特色栏目。去年底,该网站推出了“网上直播”,弥补了国内球迷信息不畅的苦恼。迄今该网的网上直播面已扩展至中国男女国足赛事、甲A甲B、英超、意甲、德甲、西甲及其各大洲的重大赛事。
据悉,在已直播的400多场比赛中,访问量最高时已达到了5万多人次。林坦陈,中国足球新闻网的目标是瞄准中国最大的专业体育网站一能看、能侃、能玩、能消费、能交易。
其实,从林氏创办足球网站以来,一直处于业内领先地位,面对李嘉诚旗下的TOM.com在今年初与中国官方机构联合推出官方足球网站,林氏仍对自己的网站充满信心:“官方网站投资100个,长大的不会超过3个。所以,我根本不怕TOM.com。”
林氏透露,为了进一步增强融资的可操作性,林氏近期已将足球网站扩容,其内容包含足球、篮球、排球等所有体育类的体育网站—21体育网(21sports.com)。
林雄心勃勃地设计了21体育网站前途:“要使它成为中国的ESPN。”

蝶变:从ICP到e-com
1999年,当各个ICP都想通过网络广告赚钱时,林振杰感觉到应该切入一个离钱更近的地方。
该出手时就出手。在chinafootball.com走向正规后,林氏保留董事长职务,选择曾任国际著名的毕马威(KPMG)国际咨询集团的高级经理黄清平女士担任总裁,他本人从chinafootball.com日常管理工作中淡出,再组织一批人马,创建asell.com。
asell.com的框架是基于国际互联网,以B2B为主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林氏说asell.com的一个目标是“消灭中间商”。
中间商是传统营销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林氏把中间商的作用归纳为:1、信息沟通;2、产品展示;3、用户教育;4、风险规避;5、售后服务。在中国,同一产品,不同地区间较大的价格差异,源于一个难题:信息流的不通畅。林氏分析了香港和深圳等众多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现一大批电子产品中间商赖以生存的并非产品,而是信息,因为信息资源有时更稀缺。但中间商并非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只有互动、实时、信息量大的电子商务才是信息流难题的天生克星。
林氏认为,网络行销模式与中间商无关,而与信息密不可分。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林氏把asell.com准确定位为:一个针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超级供需信息平台。
强将手下无弱兵,asell.com的几位老总也完全符合国际化背景。公司副总裁兼市场部主管Rob Robertson拥有美国最好的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的MBA硕士学位,曾在施贵宝、强生、宝洁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副总裁兼融资主管Peter Tang曾任职于IDG公司,具有丰富的投融资经验。
优秀、成熟的管理团队是asell.com另一个骄傲的资本。
蝶变是蝴蝶的脱胎换骨,对林氏来说,自己的“蝶变”则是从“帮别人赚钱”到“为自己赚钱”,睿智、务实、喜欢突破的林振杰又一次冲在了前面。

切下最肥的“唐僧肉”
据说,电子商务之父杰夫·贝索斯在创立亚马逊(amazon.com)之初,曾列出20种适合网上贩卖的产品,最后只选择了书籍。
在“赢家通吃”的情况下,做电子商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市场空档,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用林振杰自己的话说,“要找到最肥、最好吃的‘唐僧肉’”。
林氏的“唐僧肉”是:电子行业的B2B。
选择电子行业,林氏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1、电子产品特别是电子元器件已基本实现标准化,产品类型多、更新快、市场大,很快就会形成买方和卖方市场;2、从事电子行业的人属离互联网最近的人群,电子商务模式较易被他们接受;3、瞄准B2B,解决信息流不通畅的难题,对买家和卖家服务,交易的难度并不大。
电脑零配件及电子元器件显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1-10月份电子工业生产增长27.3%,1-9月电子产品出口贸易总额286亿美元,同期增长31.8%,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20%,深圳、天津、厦门等地的电子生产总量占全国电子工业总量的80%以上。
这其中蕴藏着无限的商机,asell.com上的“芝麻开门”能否叫开宝库的大门?

商务才是硬道理
短短几个月时间内,asell.com便以凌厉的攻势异军突起,在业界一起不小的震动。林氏说,“抓住我们的商业机会,就抓住了金钱。”
“商业机会”是asell.com重磅推出的项目。上面供商家随时发布供、求及合作信息,同时提供全世界范围内电子产品的采购商和供应商发布的第一手信息,分为电脑配件类、元器件类、通信类、家用电器类四大板块,下面分设30多个小板块,对电子行业的商机进行全方位的覆盖。商业机会索引服务,让人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库里查到自己的所需。
林振杰介绍,下一个动作是“电子柜台”, 注册为阿赛尔会员即可免费在asell.com上构建自己的网上柜台,根据自己的产品目录实施对电子柜台图片摆放、资料更新、实时报价的管理,买家亦可在网上发布求购信息。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可以在阿赛尔下订单和进行网下结算。简而言之,就是取代全国风起云涌的电子市场,把他们的柜台搬上网。
现在asell.com已经有700多家厂商入住,20000多条信息发布,林氏表示有望在3个月内争取到2000家厂商、10万种商品上网,“我们要做亚洲电子交易第一市,而阿赛尔的人气也会推动传统厂商实现营销变脸计划”。
林振杰自信地说:“这个行业,中国还没有老大,我要做老大”。
“Asell”的含义是“Asia sell”,可见其志不在小。总是不断再创新高的林振杰,似乎在演绎着一部没有结局的精彩小说,问及林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他笑了笑,“商业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