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子“伤”务 - 网事如风 - 铿锵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57 次) 时间:2000-05-24 22:15:42 来源:铿锵 (铿锵) 原创-IT

解读电子“伤”务

梦精灵

何谓电子“伤”务?
电子商务是新世纪商业的潮流趋向,主要特征是通过互联网络在线进行订货、购物等商业交易。由于在线交易可以实现买方与卖方的直接对话,从而减少了中介媒体(各级零售商、代理商等等)的成本损耗,因此商品的价格一般比市面上直接买到的要便宜不少;另外,在线交易可以缩短交易双方的距离,而买方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参考到各卖方的资料(要你一家一家商店地走访可就麻烦了,交通费、精神、时间等耗掉不少)并将之进行对比,选择适合的进行交易。基于以上的各种理由,加上互联网络的方便快捷,于是电子商务成了新的商业模式得以流行。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电子商务发展得最好最快的地方,网上交易已逐渐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反观中国,虽然互联网才刚起步,但其发展速度却是令世人惊讶的,网民数目也与日剧增。不少网络公司就是看准了中国广阔的市场,于是大力宣传和发展电子商务,近些日子来可谓战鼓日隆。不过美国和中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不仅在文化、社会上不同,连发展根基、资源状况等方面都完全不同,以美国的模式套在中国身上会否合适?看看现在国内的电子商务网站就一清二楚了!
为什么笔者会称电子商务为电子“伤”务呢?原因很简单,现在国内的电子商务网站及其配套管理还远未完善,经营者“伤”财、“伤”神,买者“伤”时、“伤”心,买卖双方“伤”感情,故谓之电子“伤”务。

电子“伤”务的三大致命“伤”

第一“伤”:安全性:现在一提起电子商务,人们讨论得最多的莫过于是其交易的安全性。一般网上交易有几种方式,国外比较流行的是信用卡和银行帐号交易模式,而国内最近也比较流行以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中介来提供银行帐号的交易模式。这几种模式都比较方便,但方便的背后却也隐藏着相当之大的危险——帐号被盗用。美国的网上交易额与年俱增,但是计算机犯罪也与年俱增,以致每年的损失达数以十亿美元计。美国的电视媒体很早就曾为这个问题进行过调查,结果我们从电视中看到被采访的黑客们很轻松地就从网上(美国的BBS和网站中)获取到大量被盗用的信用卡号;有一个被采访的黑客还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他想去旅游,那么他将不花一分钱订到机票和旅馆的房间,一切消费都不用自掏腰包。不用说过去的,就说现在美国一黑客不是盗取了某大网站上面数以十万计的用户帐号,并勒索数十万美元吗?这些一切,令用户不寒而粟……
第二“伤”:可靠性:用户对付出金钱后,商品是否能送来、送货的质量是否有保证、网站对用户的资料保密性等等存在疑问。笔者认识的不少网友也曾尝试过在网上购买一些小价值的商品,但据反映大部分交易都是不满意的,其中较不满的是送货的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在美国,送货服务是一种很严肃的工作,讲求准时准点无损送达;如果达不到要求,用户可以控告送货的公司并得到赔偿。但在中国,笔者从来就没有寄望过中国邮政能作出什么样的保证(实例不想列举了,因为不在讨论之列,但从邮政每年的巨额亏损读者们可以看出点端倪,总之笔者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使用邮寄)。另外,国内网站的信用度和可靠性也值得关注,就象电脑城的电脑铺一样,有不少是临时放枪,打一枪换一个孔的,等你再去找寻时或许已人去楼空了。
第三“伤”:感知性:在商场购物,买方可以亲眼看到和触摸到实物,甚至可以细仔端详商品,而售货员也会细细解说这件商品的各项特点,具有实在感知的感觉;而相对的在线购物,买方完全依赖卖方的介绍。可惜的是现在的电子商务站点一般只提供简单的商品资料,好点的还有一两张图片,买方基本上不可能对商品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大小、性能等),更别说深入的了解了(操作、可扩展性等)。不少网友反映过购买到商品后感觉货不对板的情况,结果对电子商务产生失望的感觉。另外,现在能在网上购买到的商品实在是有限。太贵的东西在网上购买一方面会觉得不实在,另一方面也怕出问题;太便宜的东西在网上购买又觉运输费用花得很冤;那么中等价格的总可以了吧?不过中等的价格我们可以买些什么呢?什么“网络生存”比赛搞过了,结论就是现在指望在网上购物来生活一定会活活饿死的……
除了以上的三个致命“伤”,其它的小病小“伤”更不计其数。我们可以简单地作一个尝试,如果我们想在网上进行购物会有什么样的情况:首先去电子商务网站寻找要买的商品,能不能找到是一个问题;找到后看一看商品的介绍,好象不太详细,有办法得到更详细的介绍吗?联系网站方面或卖方取得更详细的资料,这又再花去一两天或更长的时间,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和看后满不满意是一个问题;终于下决心要买了,怎样购买呢?在线填信用卡或银行帐号,资料是否真能保密和会不会被黑客盗用是一个问题;如果要到银行汇款到指定的帐号,那么购买这件商品是在线购买方便呢?还是直接去商场购买方便?这又是一个问题;汇款什么时候到达?商品什么时候发送(会不会发送)?什么时候送到?运送途中不会出什么问题吧?这是一大堆的问题;如果买卖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情况,买方能有什么保证或能采取什么样的应变手段?这是一个问题;商品终于送来了,满不满意?这更是一个问题!
一大堆一大堆的问题着实令人在网上交易时三思慎行。这些问题不单单是针对买方的,而且对网站方也是一样的。一场交易下来,双方筋疲力尽,而往往交易后的结果又不太令人满意,着实令人烦恼。

分析“伤”势

宛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样形容现在国内的电子商务热潮并不为过。也不知是哪股“春风”,吹得各大网站们心痒痒的,结果纷纷“开花”。一时间万紫千红,令人目不暇给,几乎以为电子商务时代已到来了。不过只要仔细到各大网站打听一下就会知道——电子商务时代离我们还很远!不过现在国内的电子商务网站无一不是亏本经营的现实却并没有令后来者却步,反而趋者日众。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的朋友曾以这样一句形容过网络时代的经济:“能抢在潮流前端的就能赚钱!”或许现在这些网站都不在乎赢利与否,只在乎抢占潮流的第一线。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可能会被毒死,但也可能尝到鲜味,问题只是你敢不敢成为第一人。网络时代的特点就是尝试,各种不同的尝试:免费个人主页的尝试、免费邮箱的尝试、搜索引擎的尝试……许多敢于尝试的都成功了,于是后来者就更敢于创造与尝试了,现在这情况或许也是受这种潮流驱动吧。
可惜的是电子商务并不是如上述的只限于IT领域,而是社会各领域的综合——商业、IT产业、运输业、银行业、服务业等等。没有其他行业的配合,光靠IT产业单个独干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前面提到过中国和美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美国的银行业很发达,几乎所有交易都以电子交易(信用卡、银行转帐等)形式进行,而在中国买东西通常都是大捆大捆的钞票数着来买的,简单如收水费都要逐家逐户的抄写登记再收取;美国的运输业很发达,国内速递基本上保证24小时内有专人亲自送到收货人手上,而在中国可不敢保证,国内EMS特快速递一般也要三到五天才送到,而且只是发张单据给收货人到邮局签收。在美国如果交易出了问题,律师们随时可以找到十数条相关法例为损失方追讨赔偿,但在中国你能干点什么吗?相关法例不健全(特别是异地交易),对交易双方都没有保证。而且即使能告倒对方,但赔偿能不能实现也是一个大问题,每月各大报纸上就有不少胜诉但得不到赔偿的案例……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情况,基于以上众多的缘由,本来理所当然会实现的事情在不同国家会实现不了或者会衍生出许多不同的问题。一河相隔两春秋,更何况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在我国电子商务现在结出的还是枳,苦是要先受的了。

疗“伤”妙方?
有问题就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伤”就总会有疗“伤”的法子,但是有些解决办法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因此世上还有许多绝症。(不是废话吗?^-^;)很明显,电子商务现在患的并不是绝症,但也绝对不是能在短时间内被医好的。笔者开出的这些“处方”也并不是保消万病的灵丹,只是提供参考罢了。
第一味:法律:国内各方面的法律还远未完善,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更是少之又少,没有法律的参考与保障诸事不便。现在在网上进行交易,既没有签署什么合约文件,又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因而买者对之持不信任的态度也是必然的。你能举出三个令人能信任网上交易的理由吗?
香港前几天曾针对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推出了一个新的交易模式:以后电子商务的买方交易填写银行帐号或信用卡号时会接通香港邮政的主机,并从主机上获取到一个密码,接着把密码发到卖方主机上,卖方再连接到香港邮政的主机上确认密码。密码获确认后,此项交易则具有了法律效力,如其过程中产生问题和损失则由香港邮政方承担。这里香港邮政充当了法律公正的角色,令电子商务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保障。这个方法是否适用于国内则有待有关方面考证了,不过并不是这样就可以安寝无忧了,其它相关的法律(如运送途中损坏、交货时间延迟等等)也必须完善才行。
第二味:销售途径:国内电子商务的销售途径多为邮寄,除却不菲的邮费不说,运送的稳妥性和时间也是令人担心的事情。中国没有美国那么多遍及全国各地的连锁销售网络(便利店和速运公司等),但是细想一下还是有不少可走的销售途径的。现在不少电子商务网站都开始在全国各城市寻找合作伙伴,但这些都是分散式的公司,运作效果并不如那些在全国都有连锁规模的公司企业好。试想一下现在中国哪个大城市还没有麦当劳?哪个城市没有新华书店?……树大好乘凉,既然麦当劳可以代售月票,那么代售其它东西也应该……
第三味:品质和价格:网上购物的最大优点是价格比零售便宜,所以价格当然越便宜越好。品质方面卖方要作出保障,而且提供的资料尽可能详尽,如果资料太多不便浏览就干脆压缩打成包,我想要买的人一定会下载来看个清楚明白的。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买方能对商品有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卖方的信誉(如果买到商品的人都不太满意还会有人光顾你的网站吗?)。
第四味:安全可靠:许多人在网上交易提供信用卡号和银行帐号时总是有点心惊胆战的,担心会被别人盗用。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网站方提高用户的保密性,另一方面也有赖银行方面的协助,提高信用卡和银行帐号使用的安全性。有些网站为了网住更多的顾客,会将顾客交易时提供的资料储存下来备用,但这样就很可能会被黑客有机可乘,进入主机盗取大量顾客的信息。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网站的信誉度,而且也会损害顾客的利益。
香港的银行针对用户在网上购物时使用信用卡和银行帐号的安全问题也推出过一个解决方案,虽然现在笔者不知道执行后的效果怎样,但可供参考一二:在发行信用卡的同时银行会发给用户一张磁盘(KEY盘,即密码盘或钥匙盘,是专供用户在使用网上购物时使用的),而当用户在网上购物时填写好密码和帐号后,要插入这张磁盘,然后连接到银行主机确认后方可完成交易,而银行也会等到确认后才会进行转帐。如此一盘对一卡,即使别人知道了你的帐号和密码,但没有那张对应的磁盘也无法使用你的帐号在网上进行交易了。

中国现在的电子商务还显得很幼稚,不过潮流是不可逆的,在跌跌碰碰中它总会长大的。期待它,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