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市场冷眼观潮 - 一点旧作 - 罗粤江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52 次) 时间:2000-05-29 22:52:24 来源:罗粤江 (罗粤江) 原创-IT

笔记本电脑市场冷眼观潮
罗粤江

1998年过去了,一些有关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年终评述文章也已经见诸于各大报端,笔记本电脑厂商们纷纷开始回顾98,展望未来。令人奇怪的是,敢于对外宣称98销量的厂商寥寥无几,这与98年初各厂商的口吻形成强烈的反差。究其原因,是因为厂商觉得98销售数字实在有点拿不出手,还是会有其他什么原因,笔者不想作太多考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尽管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98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却多少有点冷得出奇,大部分做市场的人认为,98年国内笔记本电脑销量甚至不会超过20万台,如果是这样,98年将是历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增长速度最低的一年,这无疑给年初对市场寄予热望的人们迎头泼上一盆冷水。国际经济大形势也罢,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也罢,厂商营销策略也罢,98年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回顾、总结和反思,也许这样有力于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冷静客观地看待市场、看待用户并最终赢得市场,赢得企业生存发展的良机。

热点回首
“浴血万元”其实早在1998年年初,笔记本电脑价格大战就已打响,东芝首先宣布全线下调产品价格,其主流机型300CDT以低于17000元的价格冲击市场,紧接着IBM、ACER、COMPAQ等厂家都宣布产品降价,IBM、ACER的低款机器价格分别降至17000元、11000元,恒升也在广告中打出“猛烈冲击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旗号。4月初,联想东芝PORTEGE 300CT和Satellite Pro 440CDX标出了不到10000元的价格,拉开了今年笔记本电脑市场价格战中最惨烈的一幕――“万元大战”,紧接着,恒升推出P166的万元机,同和的万元机把配置推进到P166MMX,并把显示屏做到了12.1”,伦飞、昭阳也逐步跟进,形成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次降价狂潮与以往的价格战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国际主流品牌东芝在点燃降价烽火之后,仅做过两次尝试便迅速淡出万元市场,和IBM、NEC、COMPAQ、HP等一道,共享中高端产品的盛筵,把低端市场留给台湾和国内一些品牌进行厮杀。
虽然“万元笔记本大战”的声势日渐减弱,人们期待中的“主流机型万元时代”终究没有来临,但“万元笔记本”依然给国内市场格局带来深远影响。首先,以恒升为首的靠价格优势走红市场的品牌受到国际主流及国内新兴品牌的强烈冲击,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结束;“万元笔记本大战”的实质是实力的竞争,由于笔记本电脑生产成本因素,一些厂商在“万元笔记本电脑大战”中伤了元气,影响了厂商后期市场运作;另外,“万元笔记本电脑大战”成全了同和、昭阳等民族品牌,使它们在万元大战中迅速建立品牌知名度,成为市场上的“黑马”,这一点恐怕连大战的发起者事先也没有料到。这些在“万元大战”中获胜的品牌日后需要解决的后遗症是,如何扭转民族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低档低价印象,从而为中高档产品打开市场奠定基石。
“PⅡ登场”4月初,INTEL发布笔记本电脑专用PⅡ芯片,6月底,各品牌PⅡ笔记本批量上市,普通奔腾机退出市场开始进入倒计时。PⅡ登场对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加剧了笔记本电脑特别是普通奔腾机的价格竞争,4月“万元大战”与PⅡ登场在时间上的重合,恐怕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PⅡ登场也结束了业界对台式机CPU是否适用于笔记本的争论,使一些把台式CPU装入笔记本电脑的厂商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价格竞争武器。PⅡ登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PⅡ笔记本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应用市场,使得厂商有了更多的解决方案去争取更多用户,为DVD在国内市场全面登场铺平了道路。
“王洪事件”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老牌劲旅恒升1998年流年不利,用内忧外患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年初恒升就遭受国际主流品牌、其他台湾和国内新兴品牌的价格夹击,在品牌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价格优势也不明显。4月“万元大战”恒升在时机上落后于联想东芝与同和,在配置上恒升也不如同和,使最早提出主流机型万元价概念的恒升在“万元大战”中没有获得太多的收益。紧接着恒升台式CPU被媒体攻击,8月爆发“王洪事件”,恒升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在内部管理上,恒升人员走马灯似的不断更新,较有代表性的是恒升市场区域重镇――成都销售中心经理挂印封金,不辞而别,市场三部经理也相继离去,恒升内部管理应该算不上天衣无缝。
“王洪事件”的来龙去脉已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笔者用不着再去复述,总之其结果是恒升把用户王洪与两家媒体推上了被告席,演绎出国内第一起网上诉讼案例。“王洪事件”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它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很多的,厂商与用户及媒体的矛盾是不是只有诉薄公堂这一条路?厂商应该如何对待用户?厂商与媒体应该如何相处?厂商公关真的是可有可无?公用信息网络需不需要用法律进行约束?“王洪事件”对恒升究竟会有多大的影响,笔者尚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从一些调查公司的统计资料看,1998年恒升的市场销售排名竟然在前六名以外,这与恒升年初对市场的热切期望无疑相差甚远。
“NEC狂潮”1998年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大佬当然是联想东芝、IBM,但是人们也不得不承认1998年最“露脸”的是和雍NEC联盟,1998年和雍NEC广告发布量远远超出其他任何品牌。曾经有经销商这样形容NEC:“我只要睁开眼睛,到处看到的都是‘红盖头’(和雍NEC VERSANOTE的广告),看得我都眼晕”。与此同时,NEC的市场回报也是令人满意的,1996年NEC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年销量只有几百台,1997年和雍、恒昌加入NEC联盟,年销量达到6000台,1998年在和雍等NEC中国地区总代理的努力下,NEC年销量达到15000台,其中和雍销量近万台。虽然这个数字对有些品牌来说算不了什么,但1998年对NEC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NEC完成了品牌知名度的市场铺垫,渠道建设也基本到位,1999年NEC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扩大销售队伍,进行渠道行之有效的管理,进一步加大市场推广活动,把NEC的市场份额再提高一个档次。
“反走私斗争”中国计算机市场在任何时候都摆脱不了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1998年上半年,无论是IDC还是慧聪的统计资料都表明,国内笔记本电脑销量超过10万台,然而在下半年,笔记本电脑销量一反常态地不如上半年,熟悉市场运作的人都知道,这与国家反走私斗争的逐步深入密不可分。大乱才能大治,大治才能大顺,计算机市场是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只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许多企业并没有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下半年计算机产品出现反常价格回升,配件及整机进货渠道严重受阻,我们大多数厂商所能采取的办法只能是静观其变,它们一方面减少广告投放和市场推广活动,另一方面把原来的大手笔改成了小批量进货,哪怕是50台或100台,在销售旺季到来的时候,市场难得地出现卖方市场。时至年底,销售旺季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些厂商才意识到国家反走私斗争的力度和决心是长期性的和不容改变的,这个时候市场才逐渐恢复正常。联想东芝率先走出低谷,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乘着“拆装大会”的东风,12月出货量高达8000台,让人称羡不已。
反走私另一个收获是,一些有实力的厂商开始意识到在国内生产和组装的重要性,IBM、伦飞、恒升等厂商已经打算或已经开始在国内进行产品组装,联想东芝公开表示,1999年将联合建厂,而这个工厂也许将是国内第一家带有生产性质的笔记本电脑工厂,这对笔记本电脑市场深入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拆装大会”这是1998年笔记本电脑市场里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市场推广活动。2000多人的宏观场面组织得有条不紊、滴水不漏,表现出联想出类拔萃的活动组织和运作能力,全国130多名记者参加,使活动的影响延伸到全国市场的各个角落。拆装大会的实质无外乎“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老戏新唱,因为活动的对象是行业及普通和潜在用户,所以,活动不仅仅是对笔记本电脑常识知识的一次普及,给联想东芝的品牌形象带来的益处也是难以估量的。

比比内力?
国外名牌在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里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这些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推广,主要是通过各级代理的形式渗透到市场的各个角落,因此,代理商的实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品牌的市场影响。
然而我们代理商的发展却远远说不上均衡,主要表现在发达的销售体制与幼稚的市场推广能力的严重脱节,短浅的市场目标与品牌的长期经营战略的严重脱节,就好象一支深入纵深的部队,它的后方给养不能跟上一样,也好象一个武功超群的人,他没有内力使自己的功夫发挥出来,这对一个品牌和代理商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在笔记本电脑市场里,厂商与代理商的合作就好象巨人与孩童的携手,难以发挥强强合作的威力。
1998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发展乏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缺乏应有的热点和让人激动的市场推广活动。联想东芝推出让人眼花缭乱的用户解决方案,并取得辉煌的销售业绩,当然少不了联想一系列紧绕笔记本应用本质的市场推广活动的功劳,而其他大部分代理商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市场推广活动和品牌长期经营战略的重要性,只是苦于没有活动战略的实力罢了,这些代理商所能运用的市场推广武器只能是广告和商情报价,除此以外,别无良招。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1998年一些代理商在品牌厂商的大力支持下,正在迅速地成熟起来,如和雍推出的“全内置+模块化”21世纪移动办公解决方案,方正推出的PC Phone卡移动办公解决方案等,它们已经摆脱了拿着产品沿街叫卖的旧的代理经销方式,开始着眼于企业和品牌的长期形象效应,把眼光放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真正应用上,品牌操作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1998年虽然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景气不够,但以NEC总代理和雍、IBM、COMPAQ总代理翰林汇、COMPAQ总代理方正等为首的一批笔记本电脑专业代理商迅速成熟起来,这是值得人们庆幸的一件事。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人们可能还记得,1998年初,联想东芝曾夸下海口,1998年向10万台大关进军,然而市场的发展并不是以厂商的意志为转移的,到年底,联想也只宣称东芝在国内笔记本市场的份额为29.6%,按这个比例,笔者估计联想东芝的年销量大约在6-7万台之间,这与10万台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国人有个习惯,喜欢在年初表态,1999年也不例外,不少厂商已经在媒体公开发表今年预计销售数字,笔者举例如下:昭阳欲做4万台;伦飞月出货目标5000;华硕想做5万台,达到其主机板的市场占有量,仅此三家年目标数字就在15万台左右,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数字!此外联想东芝、IBM、NEC、联宝今年的市场份额分别想做到35%、20%、10%和6%,如果以1999年国内笔记本电脑总销量25万台计算,这些厂商年销量将在18万台上下,还没有算上今年销量欲翻番,市场排名弃“铜”争“银”的COMPAQ以及对市场虎视眈眈的HP、恒升、ACER、紫光、同和、颐和等,如此看来,1999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将迎来多么让人心醉的时代啊!
1999年经济形势真的让人如此乐观吗?乐观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没有一个厂商做出今年乐观经济形势令人信服的分析。说IT界可以做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显然有点荒诞不经,那么厂商又有什么理由制订这些销售目标呢?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经营门道,应该说有些厂商的目标并不离谱,如联想东芝、IBM、NEC等,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所有厂商就没有信口开河的行为。有目标才有压力,但目标过于荒诞,也有可能给厂商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试想,你的经营目标都可以随便说说,那么你的服务承诺、产品品质、广告等就完全可以做到一丝不苟、一诺千金?如果用户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么厂商会不会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呢?
1997年有人用“失落的世界”来形容笔记本电脑市场,1998年除NEC、昭阳等少数厂商略感欣慰外,其他厂商失落的感觉依然存在,好在大部分厂商把这种失落感留给了1998年,在本世纪的最后一年,厂商们将在笔记本电脑这块不大的市场里继续拼杀,也好在这些厂商的拼杀,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才会得以迅速发展,人们可以以谨慎乐观的态度,期待笔记本电脑市场又一个发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