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刘韧 - 我在互联网的日子 - 杨震霆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34 次) 时间:2001-04-10 18:22:55 来源:杨震霆 (carboy) 原创-IT

(写于3月9日)
我所认识的刘韧和我没见面之前想象的刘韧有很大的不同,我相信很多认识刘韧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初初听说刘韧,出自我哥的口,我哥说,“有个记者,是计算机世界的,叫刘韧,写了本《企业方法》,很厉害”,不过当时没有怎么留意,也没有去买这本书。之后有一次在《南方窗》杂志总编秦朔面前,听他提起刘韧,说和刘韧探讨了一下中国做企业的难处。秦朔是很有名气的总编,听他用刘韧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心想此人可能不简单,于是有了印象。不久《南方周末》出现几篇文章,留意到是刘韧写的。不过我一般不喜欢阅读长篇大论写人的文章,所以也没有认真去看,直到有一篇写丁磊的《青春的故事》的出现。当时丁磊可谓如日中天,写丁磊的文章多于牛毛,不过故事都大同小异,全部是“大学–>电信局–>出来开网易–>写163.net系统”几部曲,我都能够背出来了,所以这篇《青春的故事》拿在手也是想粗略扫一遍就算了,不过一扫之后,发现这篇写丁磊的文章有很不同的东西,于是再回头来仔细看了一遍。因为接触丁磊比较多,也和文中提到的几位人物有来往,所以知道文章的真实性。写人的文章我是很看重真实性的,要是写人不真实,则一点价值都没有。而且当时网易正当如日中天,刘韧能写出不是赞歌的文章,特别是写出了不是表层的东西,这非常难得。之后又看了《谁爱Internet的标签—-中国Internet各阶层心态分析》和《激情无能的力量—-中国Internet各阶层实力分析》,当时这两篇文章出街的时候,正是.com经济高度发烧的时候,个个都在说Internet如何伟大,如何天翻地覆的变革,“再大胆的想法都不为过”,而这两篇文章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提出中国各Internet企业其实很多是表面激情但实质无能的力量。当然这些观点在今天被一一认证。因为当时自己身处这个行业,对种种怪现象亲历目睹,所以有点惊讶一个行外的记者怎么也能看到这个,不禁对刘韧渐渐地佩服起来。
2000年7月3日,受客户之邀,我和张静君要上北京参加一个发布会,临行前,我对张静君讲,这次去北京,不如约刘韧出来坐坐,张静君说好,于是我写了封信给刘韧:“今天晚上,我将和张静君去北京开个会,很想找个机会跟你聊聊,不知你这两三天有没有时间?”晚上到北京收到刘韧的回信,很短,“周三晚上好不好?”,之后收到刘韧每次的信都很短,刘韧是个性急的人,每次写信都很短。于是约了刘韧在嘉里酒店大堂见面,当我和张静君走出电梯的时候,刘韧已在大堂等了,一见面,刘韧就走上来很恭敬地和我们握手,完全没有大牌记者的架子,刘韧个子不高,偏胖,有点和蔼可亲的样子,可能和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不太相符。因为我们看惯了刘韧文笔犀利的文章,我想很难相像会和“和蔼可亲”几个字联系起来,不过反而是很多人对见了面的刘韧的评价。那天很高兴还认识了杜红超。因为当时中国.com经济火热,很多记者编辑都给网站挖去,于是席间问刘韧为什么没有去网络公司,“以你这么有名,应该有很多人来挖你吧?”刘韧说的确是很多人来挖过他,不过他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擅长什么,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他认为他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传播,所以哪怕条件再好,也不会贸贸然转行;就算有人投资,也不会辞个职出来搞个网站。之后又谈到donews,那时的donews还没有现在人气旺,我问刘韧donews的价值在哪里,刘韧说donews价值在哪还不知道,不过他相信只要给人提供了价值,大家觉得这个网站有用处,它就一定会有价值。这种想法后来成为我搞 http://www.kanDVD.com的原因之一。
第二次见刘韧,是一个月后在深圳。刘韧要来深圳参加计算机世界的一个会议,跟我们说要采访张静君,我们正好也去深圳参加高交易会,所以约了在深圳见面。这次见刘韧的面只见他穿着一套皱巴巴的衬衣,不修边幅的样子。那天还认识了康哲、戴薇等人,大家很多人在深圳一家酒吧聊到深夜12点多,我以为刘韧把采访的事忘了,谁知回到酒店刘韧说现在采访吧,采访一直采访到凌晨3点多。由于这此采访,我以为刘韧作为记者,习惯了很晚睡觉,谁知后来刘韧说“不是啊,我生活很有规律,在北京每天都是10点多睡觉的”,我问那次采访张静君为什么那么晚才开始,而第二天还要早起开会?刘韧说,大家朋友在一起,我要顾着朋友啊。刘韧这种对朋友的概念我在后来很多小事中逐渐体会到。刘韧是个非常惜时如金的人,不过有时为了帮朋友完成一个采访,他可以在一家公司门口等上整整一天,我想这我做不到。所以刘韧的同事肖春江说刘韧“为了朋友,可以不顾真理”,这我是相信的。
不久刘韧对张静君的采访文章《张静君在哭》出来了,这篇文章很多人都有很深的印象,影响较大。不过我则更为吃惊,因为我对张静君非常熟悉,所以文章是否滥竽充数,是否故意吹捧,甚至是否编造一些故事,我想我是最清楚不过了,当时我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感想就是“没错,就是这样,没错,正是这样”,而我之前看过很多写张静君的文章,竟然看不下去。而我最诧异的是,这篇写得比较深入的文章,竟然只是来源于三小时匆匆忙忙的采访!可见刘韧的洞察力和文字能力绝对不简单,并非浪得虚名。这是刘韧的工作能力,我对一个人的佩服,一般从工作能力开始的。不过之后的很多小事,让我对刘韧有了更多的了解……
之后由于刘韧经常来往广东,我也经常上北京,跟刘韧的接触变得比较频繁了,所以对刘韧的了解也多了很多。

刘韧的工作观
一般人认识刘韧,都是从他的书、他的文章开始,多数人都很羡慕他取得的成功,有人用“名利双收”来形容他。我觉得这无可厚非,他的名,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多人写过的文章数量比他多得多,但知名度比他差得远,是因为文章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更不会被人口碑推荐。至于利,我觉得是他辛勤劳动的报酬。刘韧工作是很勤奋的,我想认识他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一点,第一次见到他的手提电脑的时候,只见电脑上清晰地留下两个手腕的印记,不是脱色的那一种,是明显凹下去的那一种,可见他花在写作上的功夫。刘韧写的文章比较多,很多人以为刘韧是下笔如飞,行云流水的那种人,其实不是,每篇文章他都在慢慢地写,慢慢地磨,以致每次写完文章回家后累得要死,连话也不想说。此外刘韧有非常强的时间观念,惜时如金,每到一地,都恨不得把想办的事情都办了,想见的人都见了,以至于经常一件事还没完,另一件事又在催了。我喜欢工作努力的人。
有些人说刘韧的文章赞扬的多,批评的少,对刘韧的做事方法颇不以为然,不过我不这样认为。事实上,刘韧的文章对一个企业批评,问题的点出,已经比很多记者都多(当然一些以骂人扬名的网络写手除外),比如看《中国.com》,里面很多观点是对狂热的.com经济提出批评的。而这些观点很多在今天得到了印证。比如当大家还在热衷于报道网易搜狐的神话的时候,刘韧写出了《青春的故事》和《张朝阳如此答记者问》。当然大家印象比较深的还有《CNNIC大问题》,这篇文章对CNNIC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种写法,不是很多记者做得到。我问刘韧,为什么对CNNIC这么猛烈抨击,是不是有其它原因,刘韧说“没别的原因,它垄断,我就不喜欢它。”“中国那么多垄断机构,比如车管所,上个牌,硬是摊给车主上千元,为什么唯独抨击CNNIC?”刘韧回答说“因为我是IT这一行啊”

刘韧的人生观
没见过刘韧的人可能把刘韧想象得比较复杂,因为刘韧的文章都比较有深度,但跟刘韧打惯交道的人会觉得跟刘韧打交道比想象中简单得多。刘韧的爱恶很明显,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你很容易知道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用猜猜测测。比如他觉得吃海鲜好吃,他会连说“好吃,好吃”“真好吃”,并且可以一连几顿都吃海鲜,我们都觉得单调了他还不觉得单调。他跟人打交道的时候喜欢直截了当,不喜欢兜兜转转,如果一件事要费很多时间和绕很多个弯子才能办成,他宁愿放弃,尽管这事很有用。他也喜欢把什么事情都摊在桌面讲,不喜欢藏在心里,所以有什么要和他说的,直接和他说就可以,不用绕弯子。
刘韧的同事肖春江说“刘韧对一些事的看法很小孩”,这我很同意。很多跟刘韧打交道的人都觉得刘韧性格里有很多天真的一面,这令他和人的距离比较容易拉近。比如他去到一个城市,总是觉得这个城市不错,去到另一个城市,也觉得这个城市不错,无论在玩什么游戏的时候,都玩得兴高采烈,哪怕在下棋的时候,也下得眉飞色舞。能够看一场好的DVD,就觉得一天心满意足了。对一件事情的态度喜好,明明白白,不用掩饰。

刘韧的朋友观
刘韧是非常注重朋友观念的,这甚至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在没接触刘韧之前,想象他应该像个商人多些,商人是逐利的,朋友的观念会淡些,但接触刘韧后,发现不是这样。肖春江说“刘韧绝对可以做朋友,肝胆之人。只要是朋友,无论何因,我都要帮你。”我觉得一点都没有错。曾经有一次他为了朋友点事,特意从北京飞来广州,又在深圳呆了两天。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真是难能可贵。很多事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都说“朋友啊”。有次为了朋友,宁愿挨骂也把一个donews账号删除了,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由于愿意帮朋友,他要朋友帮忙的时候也是直截了当的,经常是“我有个朋友有什么什么事,你能不能帮忙?”或者是“你能不能帮忙写个书评啊?”不像我们,还要考虑对方是否会拒绝,要婉转些,他不用。
由于刘韧爱恨分明,所以他不喜欢的人,就很难成为他的朋友,无论对方用什么办法想搞好关系。刘韧不喜欢好大喜功的人,不喜欢兜兜转转老谋深算的人,不喜欢懒懒散散无所事事的人,不喜欢一点成绩就牛皮烘烘的人,不喜欢没有水平但喜欢吹牛的人。有一次刘韧本来想采访一个很有影响的网络公司创始人,但几过该公司门都没有放弃了,问刘韧为什么,刘韧说“我不喜欢这个人”。肖春江说:“某些人遭遇刘韧反击,或多或少是由于言辞激烈;但我想,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某些人没成为刘韧的朋友”,正是刘韧性格的写照。
对于倍受争议的donews上有账号被删掉的事件,我不知道是否他删的或者是他叫人删的,但我是这样理解的,刘韧的性格直来直去,他不喜欢的人他就不想打交道,不想见面,在网上也是不想见面,于是干脆把它删了,至于删了账号会不会影响donews的访问量,和他的形象,他是不会考虑的,因为他不是商人,也不是政客。不喜欢的人也要留在自己网站,那是商人的事,在不喜欢的人面前也保持笑脸,那是政客的事,他是不管的,这就是他的性格。

我所认识的刘韧 - 思绪飞扬 - 2001-04-10 19:24:33

第一次认识刘韧是在小林的口中,他责怪我为什么参与他和书生之争。 第二次认识刘韧是在论坛里,我看关于刘王之争,给我感觉他们就象两个斗气的孩子,众人的表现各具心态,我当时很不明白为什么只是他们之间的事情别人为什么在一旁起哄,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第三次认识刘韧是在书生的口中,他说刘韧是小人,一提到刘韧他的情绪是那么的激动永远出乎我的意料之内。当时书生已奇怪的眼光看我,为什么我在他那么激动那么愤怒的时候通通说刘韧的好话。 第四次认识刘韧是在书店,我找关于中国互联网的书,从内容看无疑他是最优秀的,于是我买了一本。那是我第一次以我自己的角度看刘韧。 第五次认识刘韧是在OQ上,我只想问刘韧一个代表我自己的问题,因为我想知道刘韧什么时候将书生的ID解封,我想封ID总要有个期限吧,不能让人无限的等下去吧,这代表对一个人起码的尊重。我问得很技巧,有点象苏格拉底的问话方式,但我仍没得到那种问话本该的结果。特别好笑的是刘韧也说对方是个小人,我该信谁的呢? 第六次认识刘韧是DONEWS被黑,看了有人冒充刘韧的说话(当时我并不知道),我以为刘韧遁悟了,为此我很高兴,COPY给书生看他的话,还说“我开始喜欢刘韧了,不过只是开始”,后来很尴尬当书生说那不是刘韧写的时候。 《中国.COM》中的激情上无能的力量那部分我很喜欢,辛辣,老练,不做作,笔锋很象其人。但总感觉书中主观的东西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