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败了巨人Intel? - 一贯正确 - 一贯正确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44 次) 时间:2001-04-22 15:47:28 来源:一贯正确 (一贯(一贯正确)) 原创-IT

    《谁打败了巨人Intel?》

  Intel也开始裁员了!不仅如此,数据表明,曾被分析家普遍看好其前景的Intel,最近的业绩已经下降到10年来的最低点;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过去长期在Intel的阴影里惨淡经营的AMD和威盛却异军突起,逆市飘红,一路高歌挺进地蚕食和瓜分着Intel腾出的市场。

  曾几何时,Intel作为硬件业无可争议的霸主,一直引领着芯片技术的发展方向,而其与微软结成的Wintel联盟更是整个PC时代的象征。当年的Intel看起来是那么的强大,似乎根本无懈可击。但这出神话剧如今却开始谢幕了。

    一

  1999年中,AMD推出了咸鱼翻身的新一代产品Athlon。它不仅在沉闷已久的业界掀起一阵波澜,也为Intel的衰落敲响了第一声警钟——Athlon在速度和综合性能上全方位超越了Intel的奔腾Ⅲ,而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在此之后,厄运就开始接二连三地光顾Intel:速度竞赛中的一再落后、820芯片组的BUG、Rambus内存性能的不尽如人意、1.13GHz奔腾Ⅲ的回收、停建新工厂导致芯片短缺、许多新产品因技术原因一再推迟发布等等。

  这一系列事件中的任何一件,也许都不足以单独让巨人有所损伤,但它们竟然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反复作用,终将动摇Intel的霸主地位。

  最明显地打击了Intel的,是一再拖延发布日期的820芯片组。这款让人期待已久的芯片组亮相后,给大家带来的却是大大的失望。性能上的不尽人意且必须配备昂贵的Rambus内存,使其难以在市场上立足;而后来的改进版本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导致Intel最终不得不基本上放弃了它。

  不久后发生的回收1.13GHz奔腾Ⅲ事件,进一步使人们对Intel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在与AMD进行的你追我赶的速度竞赛中,Intel日益显得力不从心,其仓促上阵的浮躁心态也暴露无遗。

  但真正让人深刻地感受到Intel的衰落的,是它在长时间的坚持说“不”之后,最终不得不向威盛和AMD低头,放弃自己曾坚定不移地支持的Rambus内存框架,而步竞争对手的后尘,开始采用PC133和DDR内存架构。这种行为明显地标志着Intel已经丧失了作为霸主引领潮流、制定行业标准的能力,更严重的是,Intel似乎已经失去了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洞察力。

    二

  本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Intel在经历长期繁荣之后步入低谷也实属正常。但我们真正关心的是,他们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走上衰落之路的?

  不少分析家一直等到Intel推出了不良的业绩报告,甚至在听到裁员的消息后才猛然醒悟。这时候他们开始把问题根源归结为一系列的失误,以及不适当的多种经营;而看得深一些的,则上溯到了更接近本质的问题:Intel与Rambus公司的合作,有人并就此写了一篇题为《Rambus成为Intel的绊脚石》的分析文章。

  数年前,针对PC业面临的内存技术越来越跟不上CPU发展速度、内存性能日益成为整机性能瓶颈的状况,几大芯片厂商都加紧了内存新技术的研究和新标准的制定。在所有技术方案中,最后脱颖而出、预计比较有前途的,有DDR技术和Rambus公司的专利技术两种。面对两种方案的选择,Intel孤注一掷地把宝押在了Rambus身上,并与Rambus公司签定了排他性的长期合作协议,即Intel拥有Rambus技术的独家使用权,而作为回应,Intel不得使用Rambus以外的其它新技术。

  无疑,Intel选择Rambus的根本原因是可以垄断这项技术而非它比DDR技术更先进更有前途。许多技术专家一开始就指出,单纯从技术和工艺角度来看,DDR的市场前景应该会更好,因为它在拥有与Rambus不相上下的理论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具有技术更成熟和成本更低的优势,并且这成本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在最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与可以获得垄断利益的方案之间,曾经因前总裁葛洛夫的偏执而获得巨大成功的Intel,最终选择了偏执地支持后者。他们当然有着自己的理由:当时Intel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并且在所有的技术领域里都遥遥领先,所有的业界标准几乎都是由Intel制定的;其竞争对手唯一能做的,仅仅是利用Intel没有专利保护的技术进行落后半拍的仿制。这次Intel却要拿起专利的武器,把已经弱小得可怜的几个对手彻底扫地出门。

  但事情却没有按照Intel一相情愿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不成熟的Rambus技术耗费了他们太多的力量,同时在对形势的过分乐观估计的情况下出台的多元化经营战略,进一步分散了本来就已经不够的精力,从而使Intel 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力量受到削弱(这可以从他们在与AMD的速度竞赛中的力不从心、多项新产品的一再延迟发布中明显看出),一直靠不断的技术创新获得成功的巨人开始放慢了前进的步伐;另一方面,Intel最顽强且最狡猾的敌人——AMD却抓住了这个机会,集中全部精力于关键技术,从K5时代的试探,到K6时代的自立门户,AMD开始走上了不依赖Intel技术的独立发展之路,并为K7(Athlon)这一划时代产品的诞生作了大量的技术准备工作。

  正是这一消一长之间,不仅Intel一统天下的宏伟理想化为泡影,并且他们还得为自己选择的违背技术发展规律的方案付出惨痛代价。可以说,Intel是偷鸡不成倒蚀了一把米。

    三

  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对于企业也是如此。但这种原则性错误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Intel的衰落有着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Intel之所以错误地孤注一掷是因为对形势的错误判断,不适当的多元化经营也是缘于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因而,错误地判断形势,对技术、行业发展方向丧失洞察力、对行业发展规律缺乏把握,才是造成衰落的更深层次原因。

  进一步地说,导致他们丧失这种洞察力的根本原因,才是造成今日之尴尬局面的最本质因素。而在过去,Intel正是因为拥有非常出色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登上PC时代盟主宝座的。那么在后来,究竟是什么东西蒙住了那曾经深邃的眼睛呢?

  IT行业是当今最有可能获得暴利的行业,但同时也是最需要投入的行业。作为发展最快的产业,IT每一天都是新的,这就对身处其中的企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它必须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创造,不断有领先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出,否则就随时可能被滚滚向前的潮流抛在后面。

  但这种不停的奔跑毕竟是很累的。熟悉市场学原理的人都知道,一种产品可以归属于以下四类中的一类:问题产品、明星产品、金牛产品和瘦狗产品。其实一个产业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去划分,芯片业基本上可以看成明星产品——它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其快速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投入,因而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将被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而Intel却违背了这条行业发展的规律,它实际上是试图把CPU变成高收入、低投入因而利润最为丰厚的金牛产品。

  长期的成功使Intel形成了太强烈的优势意识,他们曾经付出太多,认为该是收获的时候了。他们试图利用已经取得的市场优势,毕其功于一役地消灭全部对手,从而换得一个可以稍作休息又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产业环境;他们更试图全面出击、遍地开花,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的市场和技术成就获取利润。他们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只想到充分利用既得优势来赢得今天的利润,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将牺牲潜在优势而输掉明天。

  任何一个企业,当它失去了竭尽全力为明天的进取欲望时,当它因为不满长期疲劳性的竞争而想方设法为自己能够“稍事休息”去努力、当它因为曾经付出许多而满脑子都是“收获!收获!收获!!!”时,它必将变得鼠目寸光,既难以洞察不利的环境变化,又无法把握稍纵即逝的有利机会。这时候,我们看见的这个企业,就是一个衰老的企业,一个走向危险边沿的企业。

    四

  1985年,一向作为存储器行业领先者的Intel遭到了日本群狼的围攻,市场瞬间崩溃,企业危在旦夕。正是这种险恶的形势擦亮了当时的总裁安德鲁·葛洛夫的眼睛,使他获得超凡的洞察力和惊人的勇气。这个著名的偏执狂作出了一项注定将要改变IT历史的重大决策:彻底放弃了十多年来一直是公司主营业务的存储器生产,转而全力投入到刚刚开始兴起的CPU领域,从而不仅使公司安然度过危机,还迈出了登上时代霸主宝座的第一步。

  我相信当初葛洛夫作出这项异乎寻常的决定时,首先想到的决不是如何去收获,而是想的如何突出重围,如何开拓全新的生存空间,他的脑子里也许只装着这样一个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这位偏执的总裁和他偏执的信念,把已经力不从心的Intel带离了无序竞争的危险地带,并缔造了一个全新的Intel,一个“每天都是新的”的朝阳企业。

  但也许因为今天的Intel还没有遇到16年前那样大的麻烦,也许他们的决策者坚信目前的不尽如人意仅仅是暂时的波谷,也许他们把所有这一切都归咎于整个行业的不景气,反正我至今没有看到他们有多么强烈的忧患意识、多么深刻的反思;正好相反的是,我看到他们似乎还在全力地保现有的优势而不是更加投入地开拓创新,我还听到贝瑞特在PC时代结束后继续高呼“网络时代离不开个人电脑”而不是津津乐道地重点强调,他们为顺应新时代准备作出怎样的战略大调整。总之,我在他们身上没有看到微软的比尔·盖茨那样的、在遭到反垄断案打击后的闭门思过,以及在深刻总结之后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NET计划”。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Intel能够意识到正是他们自己打败了自己,什么时候,他们会对自己和整个业界说:“我们的企业每一天都是新的!”

(首发《知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