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柴永森、海尔人及企业的气质·《经济观察》 - 起跑线 - 信海光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82 次) 时间:2001-05-06 21:47:12 来源:信海光 (信海光) 原创-IT

当柴永森告诉记者他在海尔已经呆了17年的时候,记者有些惊讶。惊讶之后就是怀疑,首先怀疑他是不是大学毕业—因为以他来海尔的时候仅仅才21岁,以为或许他真的跟张瑞敏一样,也是高中毕业,甚至是工人出身。再就是怀疑他的能力,对于一个销售额406亿、几乎是跨国公司的企业,一个在海尔土生土长的人能够掌好方向吗?
事实是,柴永森是个大学生,后来还拿过硕士学位。了解柴永森的经历以后,记者更多的是反思:自己在网络泡沫经济中见多了博士、MBA们,不知不觉间已经把看人的硬标准提了一大截,眼光也开始有泡沫了。
张瑞敏说:海尔是海。
而对于柴永森来说,海尔是最好的一所商学院。了解柴永森的经历的话,你就不会再有太多的怀疑—我是在看了海尔的最新一代网络家电的进展以后,开始这么认为的。一个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引领海尔的新经济,如果不是一直在不停的学习的话,他是绝对做不到今天的成绩的。
比起赵勇、杨元庆等人,柴永森有更多的实践和阅历。
柴永森很低调,即使你和他一起喝酒的话,他也不会侃侃而谈个不休,我所见识的柴永森总是把胳膊叠着放在桌子上,耐心地倾听,他少喝酒,理由是“工作有规定”,偶尔当你夸奖海尔几句的时候,他会过来跟你干一杯。
我曾经假设柴永森接班那一天会是怎样一种形式,但我想不出来,和联想一样,海尔也爱宣传,但我想张瑞敏应该不会象柳传志那样给郭为一面大旗、或者给杨元庆一块匾。这两个企业的气质不一样,联想属于北京,海尔出自山东。
因此,柴永森肯定也和杨元庆、郭为们不同。
柴永森应该是典型的山东人,内敛而诚恳。“摔手机”的表达方式给人的印象就很“实在”。
和许多著名企业一样,海尔的产权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记者问:“海尔的资本构成和产权问题现在怎么样?”
柴永森轻描淡写地说:“这个你别问我呀,真的,我也搞不清。”使人觉得海尔人真的对自己是不是要占多少股份不那么放在心上。
海尔党委宣传部长苏芳雯说:“有的企业需要改制,是因为他们的发展受到制度的阻碍,如果海尔的发展没有因为这个受到阻碍,有很多人根本不在乎有没有股权而仍旧努力工作的话,为什么要那么急着改呢?”
柴永森应该就是那很多人中的一个吧。在回来的飞机上,记者遇到一个高个男人抱着个样品机(来不及托运)在最后满头大汗地坐进了经济舱,居然是海尔一个事业部的副总,我想,这应该又是那很多人中的一个。
似乎,在海尔,目前来说,精神的推进力正大于制度的推进力—当然,这个问题要因企业而异,即使在海尔是不是真的合适,也是见仁见智。
柴永森除了有“摔手机”的“实在行动”以外还喜欢说实在话。比如,当我问他:“海尔的计算机事业部发展怎么不找几条‘休克鱼’吃一下?这可是你的拿手好戏。”
柴回答:“不好吃,海尔在IT方面没有既成的经验,弄不好就把自己给‘休克’了。”

(尚未发表,未联系请勿引用)